
道路起砂处理剂
1.道路起砂处理剂主要材料特点及如何防止起砂
道路起砂处理剂主要材料特点及如何防止起砂:材料特性是无毒、无味、绿色、环保,与混凝土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晶体。施工简单,只有喷刷才能达到理想的耐磨、硬化、光亮效果;
3.渗透养护:有效渗透1~3mm,与混凝土中的材料发生化学反应,形成密实的整体;抗压强度提高10%~40%,硬度和密度得到有效提高;
4.增亮抗渗:硬化地面有光泽,感官效果好,防止水、油渗入混凝土。
材料使用
可分为两步:先用1号材料硬化,再用2号材料耐磨。
1.基本要求
清理打磨地面,不得有浮尘,保持干燥(允许有湿气,但不得有开水);
采用工程灌浆系列和A3高强修补材料修补裂缝和缺陷后,采用A5混凝土硬化剂进行硬化处理。
2.硬化处理
喷洒1ᦇ 直接给料,保证基层充分渗透吸收,并补充吸收1ᦇ 材料随时保持渗透状态,使整个地面完全饱和;
任何时候,额外的1ᦇ 低洼处的材料应扫至吸收处,1号材料应在2小时内被基层充分吸收,不得有多余材料堆积;
严重撒砂的地面可喷一次,持续四天。
3.耐磨处理:
施工至少48小时后,1ᦇ 材料应直接用2ᦇ 材料应均匀饱满,无需维护,7天后可正常使用。
主要原因是
1.水灰比过大:即拌和混凝土中含水量大,导致混凝土表面泌水,降低混凝土表面强度。
2、骨料级配不合理、含泥量高:骨料级配不合理、土砂过细也容易造成地面起砂,影响水泥早期水化和混凝土凝结。
3、施工过程中振动过大:加剧混凝土表面泌水,导致混凝土表面强度低。
4.养护不当:养护不及时或养护不足,受阳光或强风照射造成混凝土表面大量失水,表面水化不足,强度低。
5.其他原因:压延时间控制不好,混凝土表面未达到一定强度,混凝土表面低温冻结。
施工现场经常使用界面剂将水泥混合进行涂刷和刮涂,以期覆盖出砂部分。事实上,这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。一般情况下,干燥后表面会大面积开裂、剥落、脱壳。这是因为基层待遇不好。把基层粉刷一遍,试图通过覆盖达到修缮的效果,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。